先郁后通,先风一日,正郁极欲通之候也,欲通不通,则天气通,而人气应之亦通,故少愈也。一曰热,热甚则灼其血液干枯,干枯则短缩,观物之干者必缩可见也。
又谓腹满,小便不利而赤,自汗出,为表和里实,当下之,大黄消石丸,此皆言阳黄也。愈后更发者,八味丸倍加附子。
血虚,五心热,夜剧者,四物二连汤。 宜桃仁承气汤∶大黄、芒硝、桃仁、当归、芍药、丹皮。
大抵食在胃脘之上,未入于肠,故宜从上越之耳。盖色润者属水,色光者属火。
惟灶床下以盆水映之,上炎即熄,所谓上病疗下也。此乃虚脱之证,若投痢药则误,六柱散去附子,加益智仁、白芍药,或可冀其万一。
疟疾往来寒热,邪在少阳也。石首鱼或鲞鱼头,白水煮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