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产作阳,浓味发热,先哲格言,但是患痿之人,若不淡薄食味,丹溪云∶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,有湿热、湿痰、气虚、血虚、淤血。太阳病,头痛发热,身痛腰痛,恶风寒,无汗而喘者,麻黄汤主之。
在于阳则皮肤缓,在于阴则腹里急。醒脾散、玉饼子、肥儿丸、香棱丸治婴孩脾气不足而致疾,泻青丸、夺命散、抱龙丸、槟榔丸疗童樨肝邪有余而生灾。
小腹硬满,小便自利,尺脉见芤者,血蓄下焦也,桃仁承气汤;甚者抵当汤。医者欲知病患脏腑,必要问其从内走出者,故凡病当验二便。
无汗脉浮大,有表症之潮热,宜解表。太阳少阳二经,外邪未去而微呕,故用柴胡桂枝汤。
伤寒六七日,发热微恶寒,肢节烦疼,微呕,心下支结,外症未去者,柴胡桂枝汤主之。凡大小产、热入血室、小柴胡汤力所不及者,于内加五灵脂,仍以黄连赤茯苓汤佐之。
若误用下法,则变胸满结硬矣。防风独活当归人参细辛葛根芍药川芎甘草熟地黄远志(去心)荆芥(各五钱)官桂(七钱半)半夏(五钱)汗多不止加牡蛎粉上咀。